欢迎访问检察风云杂志社!
咨询电话:13892500099
当前位置:主页 > 独家特稿 >
践行纪检监察“五字诀”,扛起解放思想新旗帜
时间:2020-11-18 16:42

   2017年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面对形势的要求,改革的压力和群众的期盼,每一位纪检干部都要问问自己:新体制下自己的立身之地在哪?傍身之技何存?如何在改革大潮中不被落下,如何更好地完成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使命责任,基层纪检干部不妨从“知、行、信、专、明”五个方面多下功夫:
   知,是纪检干部工作的源泉。知是知识,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新制度、新法规不断出现,且更新快、要求实。比如,全会刚刚通过的《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就更新了许多具体实施规定,如果我们不能全面掌握、准确认知、及时了解,那么不仅仅会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寸步难行,更有失于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学好用好新知识,是对刚走上纪检监察岗位的同志们的要求,也同样是对老纪检干部的要求。孔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切莫让理论知识体系的供给与实际工作的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我们年轻干部更要主动加强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案前多学习,案时才能少瞪眼,用“知”不露尴尬。
   行,是纪检干部的价值所在。行是有行动,有作为。反腐倡廉关键在于“常”和“长”二字,要以行动和实效取信于民。在工作中要做“实干 派”而不是“理论家”。乡镇纪检工作更加具体而微,大到案件查办、基层调研,小到查岗查到、整顿机关作风,我们的全部价值和意义都体现在这样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之中。行,还是行为规范。古语有云,成者,非一日而成也;败者,非一日而败也,皆以积然。作为纪检干部,党的“医护人员”,更要慎言慎行,使知行合一,不乱规矩,做人讲原则,做事讲程序,把自己当作一台精密的机器并拧紧每一粒行动的“螺丝钉”。用行动不辱使命。
   信,是纪检干部的根基和依靠。信是信仰,只有脚踏在信仰的大地上,才能行稳致远。纪检干部都应当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共产主义最终一定会实现。我们只有带着这样的信仰和信念,才能百毒不侵、群邪辟易。信还是信心,对党有信心,我们就敢于向腐败分子亮剑,敢于得罪人。无论面对“凶恶的老虎”还是“狡猾的苍蝇”,党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们当坚信,正义的洪流定会冲垮一切罪恶和腐朽。信,让我们无所畏惧。信,还指信息工作。放大这样一项具体工作的原因在于它具有特殊重要性。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改革大背景下,我们要共同努力为构建纪检“大信息”的格局而做出贡献。乡镇为上级信息工作提供基层探索“原材料”,科室为信息工作提供业务创新亮点,信息专门人员则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做好“深加工”,让我们的实际工作充分地展示在群众和领导面前,以敢于公开的积极心态,善于公开的扎实能力赢得群众的信任和领导的满意。
   专,是纪检干部素养的体现。专是专业,邢台市纪委党风室张维主任给我们讲了他在纠察“四风”过程中的几个实际例子,“用高速交通大数据分析公车是否私用,从菜品采购数目计算婚宴是否超标”,这让我们认识到,搞纪检工作不仅要“敢作敢当”,还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隐形四风、变异四风和微腐败,我们要做多面手、博学家,要能熟练运用各种专业技巧、专业设备、科技手段来完成任务,还要了解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基本情况。……越往后执纪越严,也就要求我们纪检干部更加专业。专还指专注。乡镇纪检干部不能兼职其他工作,这是对纪检工作纯粹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保护。“干什么就是什么”,专注于职责使命,保持一定独立性,方能不为人情所困、琐事所扰。专是要求也是保护。
   明,是纪检干部的奋斗目标。日月昭昭是为明。纪检干部要明辨是非,坚守“四个意识”,在政治上做明白人。纪检干部身处光明,面对阴暗,要时刻提醒自己把握好尺度、守得住底线。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团结同志,用好“四种形态”,常行提醒诫勉之责,常播光明正义之光。洞若烛火,把每个风险点和小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保护好党的干部不受歪风邪气的侵袭。纪检工作惩罚是手段,帮助是目的。公正严明是我们每个纪检人的价值追求。
   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的生产车间里悬挂着这样一句话:修合无人见,诚心有天知。今后我们不仅要学在课堂上,学在会议中,更应学在平日里,学在无人时,要树立积极进取、终身学习的思想,储蓄好个人的“能力账户”,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践行“五字诀”,扛起解放思想的新旗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责任编辑:王海生、闫博)

友情链接
主管单位:中国检察出版社  主办单位:《检察风云》杂志社  陕ICP备2020017510号 后台管理
联系电话:13892500099 投稿邮箱:jcfyzzs@126.com 技术支持:陕西易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