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独家特稿 >
邮箱:jcfyzzs@126.COM
当前位置:主页 > 独家特稿 >
绵阳市游仙区数十亩耕地变身垃圾填埋场 坚守18亿耕地红线成形式
时间:2024-01-31 15:57 来源:未知 点击:

摘要: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到实处。耕地是生产粮食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落实好“农田必须是良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为稳定保障粮食产能进一步夯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视察时强调,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本网讯(于武栋)近期,本栏目多次接到群众反映,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玉泉村二组的几十亩良田被人为毁坏,倾倒建渣和弃土的大货车不分昼夜穿梭于堆料场,给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甚至搞得有些睡眠不好的村民彻夜难眠,希望媒体关注并深入调查。

       绵阳市游仙区数十亩耕地变身垃圾填埋场 坚守18亿耕地红线成形式;续(图1)

接到群众反映后,栏目组一行在当村民的陪同下沿着G108国道来到新桥镇玉泉村二组的弃渣土场地。现场,映入眼帘的是灰尘满天飞,目击所处,一辆大货车正迅速地驶进填埋场,在快速卸掉渣土后便快速调头离开,后面飞起的尘土很快将汽车淹没。与此同时,一辆大型装载机快速地驶了过去,以最快的速度将刚刚倒下的弃土推平,仅仅眨眼间的功夫,现场一切又归于平静。“现在是白天还好些,晚上那个汽车的噪音才大哦,电视机开小声点声音你都听不清。”住在填埋场旁边的一位大哥颇有怨言:“搞发展我们是双手赞成,但不能不顾忌我们小老百姓的感受,乡里乡亲的,撕破脸对谁都没有好处,我又何必挡别人的财路。”

    绵阳市游仙区数十亩耕地变身垃圾填埋场 坚守18亿耕地红线成形式;续(图2)

大哥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只是希望媒体能够把群众的呼声带给相关部门。与大哥分手后,栏目组一行来到位于仙海东路新桥镇路段加油站旁边,填埋场现场,两位穿着环卫工衣服的大姐正顶着烈日在填埋场出口清扫着遗漏出来的渣土,而填埋场围墙上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与两位大姐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

    绵阳市游仙区数十亩耕地变身垃圾填埋场 坚守18亿耕地红线成形式;续(图3)

填埋场内,干裂的灰尘已能盖过脚背,微风吹过,尘土随风飞扬,像极了北方的沙尘暴。据当地村民介绍,整个填埋场占地大概有三十多亩,其中鱼塘有十来亩,冬水田有十余亩,基本农田还有十几亩。据说鱼塘在前两年就用建筑垃圾填得差不多了,今年又填了一部分,剩下未填的一两亩鱼塘长满了青草。而此时,一男一女正赶着十几只羊和几十只鹅在里面放养。斜坡处,清晰地可以看到被长出的杂草掩盖着的部分建筑垃圾,鱼塘两边的玉米水稻长势喜人。

    绵阳市游仙区数十亩耕地变身垃圾填埋场 坚守18亿耕地红线成形式;续(图4)

正在填的地方是水田,以前在水源条件不成熟的时候,这片地就是整个生产队每家每户的基本保收地,所以每个家庭都分了几分田在那里。”该村民有些气愤:“两年前,队上以每亩每年1500元的租金租给三个老板,合同一次性签订了3年,当时也没搞清对方租田干什么用,本想着租田一般的是搞农业发展的,谁知道田租给他们,没过多久他们就往地里倾倒建筑垃圾和页岩,听村干部说我们很快都要搬迁,所以大家也没有怎么计较。”

    绵阳市游仙区数十亩耕地变身垃圾填埋场 坚守18亿耕地红线成形式;续(图5)

大家都以为老板是临时把那些废砖、废瓦堆放在那里,可能等到合同到期前会转走,不过照现在来看,这块地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该村民的说法很快在宋大哥处得到印证:“现在国家政策要求土地还耕,租田合同明年就要到期了,两年时间谁也不知道他们填了多少砖头瓦块进去,怎样复耕就要考验他几爷子(村干部)的智慧了。”

    绵阳市游仙区数十亩耕地变身垃圾填埋场 坚守18亿耕地红线成形式;续(图6)

耕地是生产粮食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近年来,由于气候的不断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粮食危机已凸显,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为确保把饭碗牢牢地端在14亿中国人自己的手上,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然而,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玉泉村二组的几十亩良田被人为毁坏,责任应该有谁来承担,老百姓期待一个结果。

听二队亲戚说是土地复耕项目,但照现在就这个样子看,不晓得他们复的是那么子耕,底下全部填埋的是石头和水泥块,连水都保不住,还怎么种庄稼。”邻队的黄大哥看上去就是个十足的务农人:“他们填土的时候把田面抬高超出了路面,水怎么灌溉到田里?以前这片农田用水都是靠那个大堰塘储存的雨水,现在堰塘也被填平了,水源也就断了。”

    绵阳市游仙区数十亩耕地变身垃圾填埋场 坚守18亿耕地红线成形式;续(图7)

从平整后的地平面你们都可以看出,填埋的弃土都是泥巴和页岩,而且还是生土,根本就种不出庄稼,更别说种水稻了,这帮家伙活生生的把良田弄成一片废地。”对于别的事大哥表示不愿多说,希望栏目组工作人员去问问张大爷。

目前这几十亩田是承包给我们本地一个上门女婿邓某,据说他还找了两个合伙人,有一个姓刘,另一个不知姓啥,而之前这块地是承包给另外的老板堆放板房类建筑辅材,前年政府部门要求那个老板搬走并把土地还给农民,由于这块田地常年没有耕种,一眼望去黄茫茫一片,政府叫老板买了几十斤草种撒在地里,哪知又遇见天干,草也没有长出来。”蔡大爷说:“前两年又承包给他们倾倒渣土赚钱,简直是一本万利。这段时间白天往里面拉的都是从那边工业园区拉过的弃土倒在里面,有时晚上还在往里面偷偷倒建渣。特别是那个堰塘里倒的都是建渣,地上面也有一层,听说一车土石方收取120元左右,倒建渣就要贵几十元。” 

你看他们把原来种谷子的土地搞成啥样子了,几十亩冬水田啊!这些人不懂没饭吃的年代老百姓是怎么挺过来的,自然灾害三年饿死了好多人哦!这帮人说毁就毁了。”心痛农田被破坏,蔡大爷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他曾亲身经历过那个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年代,粮食对他来说就是命。

 

 

    经过上次走访反映,9月20日,栏目组再次来到现场,发现弃土场地已经没有车辆进出。远看,地上像似整改了,时有绿色点缀;近看乱石成堆,真是“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绵阳市游仙区数十亩耕地变身垃圾填埋场 坚守18亿耕地红线成形式;续(图8)

这帮干部一点都不作为,原来一年四季可以种庄稼的地,现在种的玉米都被泡死了,你看嘛!镇村干部若是不同意,谁敢往田里倒垃圾,这样既浪费种子,也浪费了时间。”正在水深至膝盖的田里收割稻谷的村民很气愤:“为了不浪费土地,我们被逼到其他队去要点秧苗种在田里,以前几分田一个早上就可以收割完,现在这个田的水因为旁边的田被抬高几米,水就排不出去了,只能在水里抢割谷穗,每次割一点点还必须往口袋里装,不然谷子就会被水浸泡”

不知道这帮干部是咋想的,根本一点不关心我们老百姓的疾苦,你看看现在上面那些说的是还田,弄得田不像田,地不像地,里面全是石头,还田给农民难道是在为了在里面刨石头。”一旁的大姐颇有怨言:“你现在看到复耕的田里稀稀拉拉长出青苗,是月初他们简单刨了下撒了点菜籽,这个菜苗根本就收不到粮食,完全就是应付上面,四川有一句谚语,清明节坟头烧纸,嚯亡人、骗鬼。”

 

    绵阳市游仙区数十亩耕地变身垃圾填埋场 坚守18亿耕地红线成形式;续(图9)

承包人是否利用耕地弃土牟利不得而知,但原本可以种植水稻的田地复耕后高出地面二、三十公分,水都保存不住,还怎么种庄稼,试问承包人是破坏土地还是改良土地?而该事件中,游仙区相关职能部门也难逃渎职之责!

 

破坏耕地罪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框架下,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破坏或者占用农用地、草原、水田、中草药材种植基地等耕地资源的行为。这是一项保护土地资源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规范。

 

国家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将耕地保护作为国家重点工作进行推进。耕地即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基础,保护耕地资源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农村稳定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破坏耕地罪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非法占用耕地:指以非法手段违法占用国家确定的耕地面积,或者未按照审批程序、许可条件违法用地等情形。

2.      破坏土壤质量:指违法破坏、污染或严重损害农田土壤质量的行为,包括非法倾倒有毒物质、工业废料等,导致耕地污染或者无法正常使用。

3.      滥采填土:指滥采砂石、土石方等填充耕地,严重影响农田土壤结构和功能的行为。

4.      破坏农业设施:指故意或重大过失损坏灌溉设施、田间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系统等农业设施,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5.      违法开垦未批准的草地、湿地等非农业项目。破坏耕地罪的实施将受到刑事处罚。

国家一直倡导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鼓励推动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应对土地资源的挑战和农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提供相应支持和保障,以促进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而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以及自然资源部会同多部门连续发布多份重要文件,为耕地保护制度注入“耕地用途管控”内涵,概括说即“四、五、六、八”。耕地保护“零容忍”,红线踩不得,底线要守牢。

 

针对该事件,本栏目将持续关注!

版权所有:廉政风云 | 陕ICP备2020017510号-2 | 本站网址 www.lianzhengfy.com
主管单位:中国廉政建设委员会 主办单位:廉政风云
来信邮箱:jcfyzz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