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春节之后,我们最期待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老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正月十五过了年真的就要结束了。《说文解字》中说“元,为始;宵为夜”,正月十五也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又叫做上元节,依据的是道教的“三元”理念,《岁时杂记》中说“道家常以正月十五为上元”。这里的“三元”说的就是农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这“三元”分别由天官、地官、人官这三位神官分别掌管职责。特别是上元节,此时正值天官掌管,是天界欢庆之时,所以民间习俗中常以点燃灯火的形式进行庆祝,故而正月十五又被称为“灯节”。
我们常正月十五“闹元宵”,突出一个“闹”字可见对这一天活动的重视程度,那么,在天官赐福的重要日子里,我们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牢记:一要躲、两不空、三切记,别犯忌讳。
一要躲
要“躲月”。正月初六我们刚刚经历了立春要“躲春”,“躲月”和“躲春”的意思差不多,都是为了“躲太岁”。作为农历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同样也是旧月更迭为新月的关键时分,此时地球上的磁场会呈现出相对的不稳定态势,这里面有一些特定的属相就会“犯太岁”。
2025 年是乙巳蛇年,按照老话说的“本命年犯太岁”这种讲法,属蛇的需要躲月,除了本命年生肖以外,生肖为虎、猴、猪的,也需要躲月。今年元宵节(2月12日),晚上21时53分左右达到满月,所以在晚上21点之前,尽量回到家里,到了这个时间段,几乎所有的事都已经忙完了,躺下来好好休息一下。
二不空
不空灯。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最具代表性,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都把灯点亮,大街小巷挂满了灯笼等各种装饰,此时万家灯火。灯不空一方面是指点灯寓意着点亮希望、照亮光明,另一方方面传统上认为这天的灯光也能够迎接天官赐福,驱邪避灾,带来好运。
在丧葬文化里认为,这天晚上在门口、庭院和墓地前点亮一盏明灯,会让祖先找到回家的路,这既表达了对祖先的想念,更体现了对家族的维护,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很多地区都还在延续这一传统,即使有些人不在农村老房子居住,在这天也会回到家中,打扫庭院“洒路灯”,还会到故去的亲人墓地送灯。
三切记
记“春捂”。“闹元宵”当然是要出去才热闹,到了晚上,早晚温差大,防寒保暖更是要注意。虽然节气上已经到了立春,但是气温普遍还是很低,有些地区还是处于“倒春寒”的天气。这个时候晚上出去,应该切忌过早脱去厚的外套,老话常讲“春捂秋冻”,春捂有利于我们阳气的生发。如果遇到寒冷来袭,如果“捂”不好,容易寒邪入侵。尤其是现在流感高发期,出门还是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老年人要格外注意。
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你还知道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评论区一起沟通交流吧!在这里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责任编辑:于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