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以高质量发展回应时代呼唤,广大民警辅警忠诚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全力肩负起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职责使命。
回望十年,这里有风展红旗的最美画面、利剑出鞘的时代声响、风雨无阻的前行脚印、生死关头的惊人瞬间……回望十年,我们用忠诚坚守初心、用信仰育铸警魂、以实干践行使命、用担当熔铸金盾,共同绘就了平安渭南的亮丽底色。
十年砺剑、使命担当,每一名警察的十年,都是渭南公安砥砺奋进的一个缩影。回望十年,让我们奋勇向前!
叶小强
澄城县公安局长宁派出所所长
回首警营十年,我一直坚守在公安最基层的派出所。从副所长到教导员,从教导员到所长,不论岗位、身份如何转变,一身藏蓝掩映下,那颗执着纯粹、坚定无悔的从警初心始终不变。
在基层派出所,处理大大小小、家长里短的纠纷矛盾是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十年前,开展调解工作更多的是依赖民警个人,一个老民警有经验、有办法,他调处矛盾就越快、越成功。随着社会的发展,“单打独斗”式的调解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东莱经验”为借鉴,联合村组(社区)、镇(街)办等多部门力量建立矛盾纠纷多层级调解机制,积极组织推进“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有力推动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提质增效。“最大的感受是群众讲理讲法的自觉性强了,辖区的纠纷少了、发案降了,警民关系更融洽了。”长宁辖区一人大代表在一次恳谈会上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在十年前的派出所里,由于警力、硬件各方面的限制,一个民警可能同时要接收打击破案、治安巡防、接待救助等多方面工作指令,常常会发出分身乏术的叹息。近年来,长宁派出所作为城区派出所之一,抓住“综合警务机制改革”这一契机,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警力布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试验:我们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将原本功能单一的值班台变成智慧型“中枢大脑”;进一步做实社区警务队,实行网格布警,让社区民警一心扎在社区开展治安防控和服务管理;进一步做专案件办理队,全力锻造执法办案的“尖刀队伍”。经过实践,“一室两队”警务勤务模式的优点得到了充分验证。今年以来,全所共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无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行政、刑事案件破案率大幅提升,创历史新高。特别在4月份,我们辖区发生多起车内财物被盗案件。案发后,综合指挥室整合社会资源,分析研判个案、类案的发案规律,确定嫌疑人活动轨迹,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默契协作,迅速对涉案人员进行布控、抓捕,高效的工作得到了辖区群众高度赞誉。
公安派出所是维稳处突的“排头兵”,是服务群众的“先遣队”,是隐患治理的“排雷手”。在十年基层经历中,我直观感受到了机制、科技等管理因素给派出所工作带来的影响,也深刻体会到自身能力水平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全警实战大练兵开展以来,我立足派出所队伍实际,按照“大+小”的培训思路,一方面组织民警积极参加县局层面“大培训”,另一方面邀请法制大队来所对办理的案件进行系统评查,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执法“小培训”。通过有的放矢补短板、强弱项,队伍法律素养、规范意识大幅提升。同时,我们在队伍精细化管理上狠下功夫,制定了涵盖各个岗位职责和考核指标的民警工作手册,明晰了每名民警工作任务、标准、进度、要求,逐日量化、逐日总结,确保了派出所各项工作日清日结、高效开展。“一到长宁派出所,从外到内都能感受到这支队伍的活力和干劲。”这是上级领导来所督导工作时的一句评价。
给我的十年找个关键词,我认为是“探索”。从警十年,我立足岗位,紧跟时代脉搏,在探索中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成长。在今后,我将以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为牵引,始终保持学习的热忱和学以致用的主动,努力以更加优异的工作成效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不变初心。
[责任编辑:于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