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规划学校发展的高校院长,也是传道授业的教师,更是科研一线的学者,承担如此重担13年,没想到最后竟是个贪赃枉法的伪君子。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都做了什么,为啥会沦落为国家的蛀虫呢?
01奋斗时期
1955年,窦晓光出生在安徽。长在新中国的红旗下,孩子们有了比较安稳的学习环境。而窦晓光也十分努力,考学顺风顺水,最后进入了安徽大学历史系。在这里,学术氛围浓郁,大家都是一心向学,朴素单纯的好学生。他们都在为心中的理想而努力。
毕业后,窦晓光进入安徽大学,当上了老师。23、4的年纪,正是干事业的大好年华,而窦晓光也的确是一个努力的人,他醉心教研,常常工作到半夜。别人周末出去放松娱乐,窦晓光则呆在家中,或者去到学校,一边研究材料,一边构思写作、备课。这段期间,窦晓光可以说是爱岗敬业的典范,而他的努力也没有白费,窦晓光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部论文。其文章通俗易懂,视角独特,深受学生喜爱,后来还获得了学术奖项。
02好老师
此时的窦晓光是大家心中的榜样,他有能力,肯钻研,做起学问来严谨又虚心。学术上有所成就,窦晓光在教学上亦是丝毫不敢懈怠。他都是亲自编写教案,认真备课,课后布置的作业也会及时批改。在窦晓光的努力下,学生们也被充分调动积极性,没有谁弄虚作假,大家都在很努力地学习。而窦晓光正是靠着严格的教学和学术突破,为自己打开了仕途的大门。
1992年,窦晓光正式成为安徽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后转任党委办副主任。接下来的日子,窦晓光一路攀升,他不仅拥有了教授的头衔也成为了经管院的院长。在不同岗位上,窦晓光坚持奋斗,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与时俱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针,带领师生不断进步。
03晚节不保
2002年,窦晓光被调到了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担任院长及党委副书记。新的工作,也是新的挑战,本以为窦晓光会继续发光发热,然而事实却让我们大跌眼镜。窦晓光将国家赋予他的权利,彻底私有化了,他为权利寻租,在人事调动,工程招标,职称评定等等问题上,疯狂地收受贿赂。
窦晓光似乎很坦然,他理所当然地接受那些阿谀奉承和赃款,将原本美好如象牙塔般的大学校园,搞得乌烟瘴气,污秽不堪。于此同时,窦晓光还是一个道貌盎然的伪君子,他一边告诫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一边像个学者样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大讲‘三严三实’,结果自己却贪污受贿,权色交易,给司机超标福利,坏事做尽。
曾有知情人表示,窦晓光喜好吟诵诗词,每当遇上雨雪天气,窦晓光总会诗兴大发,动情地吟诵名诗佳句,更会自己做上两首小诗,给众人品评。他看起来似乎是没变,还是那个拥有浪漫情怀,感悟一草一木,清风霁月的澄澈灵魂。但实际上,窦晓光心中只剩下权、钱,色。2015年窦晓光退休了,他以为自己可以安全着陆,享受晚年。但4年后,纪委依然找上了他。
被调查的窦晓光还在负隅顽抗,想要串供,掩盖罪行。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窦晓光的相关违法行为被一一揭露,贪污受贿金额高达127万,等待他的将是5年的铁窗生活。2020年,65岁的窦晓光被押送到庭审现场,失去权力的他,仿佛一夜间老了10岁,颓废、憔悴,毫无生气。
权力是个很迷人的词,用好了可以造福一方,做出利国利民的好事,用不好就会害人害己,祸乱一方。所以手握权力的人,一定要谨慎克制,千万不要滥用公权,否则将会遭受不可挽回的后果。
[责任编辑:于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