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安阳经历了最令人痛心和最为悲伤的一天。我市发生的特大火灾事故,导致38名群众失去了鲜活的生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无尽的悲痛和哀伤。”11月22日深夜,河南安阳举办“11·21”火灾事故新闻发布会,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称,“向全市人民作出深刻检讨,向全社会作出诚恳道歉”。
根据应急管理部通报,截至11月22日11时,事故共造成38人死亡,89人成功逃生。而对火灾发生的原因,新华社报道,“据初步掌握的情况,事故原因系一楼仓库内电焊作业时,有棉絮飘过并着火,引燃了车间内堆放的大量布料,浓烟导致二楼部分工人窒息,来不及逃生后遇难。”
傍晚时分,厂房火光冲天,令围观者惊骇。受访者供图。
事故发生的安阳市文峰区宝莲寺镇小营村位于安阳市南边。在近20年的发展进程中,这里农地消失,聚集了一批批中低端的工业厂房。而事故发生的内衣作坊,只是租借了安阳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的一幢二楼钢结构厂房的一部分。
此次遇难的38人多为女性,且不少是小营村和周边村里打小工挣生活费的中老年人。记者采访多位村民得知,这其中,一名男子70岁的父母都在事故中遇难;一个妇女认识的12个熟人没能回来;一位六旬的独居老人被大火吞噬,没等到失踪的儿子回来。
“整个厂房里都在烧”
在宝莲寺镇小营村,李冰家离凯信达不远。他和妻子开着一家面馆,面馆和凯信达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火灾发生时,李冰的父母正在凯信达厂房的内衣作坊里干活。每天早上8点多,两位70岁的老人都要步行上班,如果不加班的话,傍晚五六点可以下班。
但11月21日傍晚,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凯信达那栋二层厂房有三个内衣作坊。这次事故发生地正是李冰父母所在的那个,“(作坊规模)小40个人,我父母这个车间的人,基本上都没出来。”而对于父母在火灾发生时具体经历了什么,李冰一无所知。他只是大概了解到,一楼先起了火,燃烧至二楼,父母所在的作坊,工人们都没来得及跑下楼。
12月22日上午,火已被扑灭,李冰和家人只能在家里等待消息,“政府给我们的消息是,基本上肯定是遇难了,但是遗体现在还没找到。”
吴雪峰的婶婶也是遇难者之一。
11月21日下午6点多,吴雪峰回到村里,“听人说,一开始全是黑烟。我看到的时候,就是红色火苗了。”他描述,火灾发生的那栋两层厂房,高十余米。他看到时,厂房的顶棚、框架还没坍塌。“火苗还没蹿出房顶,还在里面燃烧。整个厂房里都在烧。”
据新华社22日援引应急管理部消息,截至当日11时,事故共造成38人死亡,89人成功逃生。这意味着,当时在这个二层建筑里工作的,至少有127人。
吴雪峰说,一些工人在烟雾起来的时候跑了出来,还有一些工人是“从窗户上跳下来的”,“后来再进去救人,就全部都是黑烟了,根本就进不去。里边的工人喊救命,有人回去救,刚进去一分钟就晕倒了。”
吴雪峰30多岁。在他儿时,凯信达一带的产业园还是农地。后来,小营村的大量土地被征收,进来了许多钢厂。再后来,钢厂也不行了。“钢厂拆迁以后,原本准备建物流中心的。后来没建成,那些地就在那里放着,等着拍卖。有老板把地拍下来,就拿来建厂房了。”
而由于这些厂房,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不能完全使用,就把空置的厂房租赁出去。“比如谁用几十平米、100平米,就给你弄个隔断隔起来。”
小营村一带此前并没有发生大型火灾的记录。这次的意外一来,就来得异常严重。
当地消防救援队伍投入63车、240人到现场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我认识的12个人都遇难了”
“我们村的,我认识的就有12个人遇难。”村民郝敏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哽咽。这些遇难者多为女性,年轻点儿的30多岁,绝大多数在40岁以上,甚至还有70多岁的老人。
郝敏家开的小超市,与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在同一条街上,相距500多米。当天傍晚她回到村里,很远就能看见浓烟,现场已被封锁,消防车持续不断在喷水。
傍晚6点多,火势依旧很大。郝敏能听到建筑材料燃烧过程中发出的噼啪声和“爆炸声”,“像那种放炮的声音。”她听旁边的村民说,很多在里边上班的人都没跑出来。第二天早上起来,郝敏又跑去现场附近看,“还有烟(冒出)。”
工商信息登记系统显示,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注册于2007年12月,注册资金1000万,法定代表人为康继革,经营范围包括“五金产品批发;机械设备销售;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建筑材料销售;建筑防水卷材产品销售;建筑砌块销售;消防器材销售;家具销售;门窗销售;服装服饰批发……”
由于是生产内衣的小作坊,其中一部分工人是小营村村民,还有一些周边村子的女性过来上班。她们基本都是计件工。郝敏说,订单忙的时候,工人们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加班,“除了带班的工资能上万,一般工人每天工资也就六七十元,一个月2500左右。”
火灭后的二层厂房建筑,已被烧得变形。受访者供图。
六旬独居老婆婆遇难
21日火灾当天,安阳断断续续地下着小雨。
下午3:50左右,和美华骑车去学校接孩子。她后来回想起来,她走到半路,就看见消防车呼啸而过。她以为是下雨天路滑,附近的南林高速上出了交通事故。
回到村里,和美华明显发现,村里的气氛都完全变了。彼时厂方火势正猛,“路上堵满了车,交警都不让往里边进了。”她离得老远就闻到浓烈的“烧焦味道”,听见建筑材料燃烧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响声,“看着好残忍呐。”后来她得知,她一个60多岁的婶子也遇难了。
一些村民拍摄的视频里,鲜红色的火光在夜色中腾起。其间,天空下起了雨,但对巨大的火势毫无影响。直到夜里10点多,现场的火才逐渐熄灭。
和美华开的果蔬店,距离凯信达600米。有几次,她曾进入厂区内送蔬菜订单。“里边有好几个厂子,除了五金仓库、制衣厂,还有快递公司、家电厂、医药仓库之类的,还有工厂办公室。”几家公司也常年面向周边地区招工。
“下午还没回村,就有几个朋友打电话过来,问我上班了没有。我说没有。他们都说,在家休息,别出去。”和美华一头雾水。后来她才知道,大家都担心她去了厂里送菜。
遇难的12个人中,和美华认识六七个——有两个年轻人,还有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死在里边了,回不来了。”和美华认为,对这些中老年女性来说,几个制衣作坊为她们提供了工作机会,“都是为了挣点钱。我们村很多都是干这个,有的给人家扣扣子,有的择线头。”
凌晨时分,火势基本得到控制。
和美华认识的一位独居老人也在这次大火中丧生,“她老头几年前就去世了。”和美华说,这个60多岁的老婆婆有一儿一女,几年前,儿子外出打工失踪了,女儿嫁到外地。平时都是老婆婆一人住,“她会到作坊里干活,自己挣点钱养活自己。”
有人上厕所躲过一劫,有人上楼送货遭不幸
突如其来的火灾让生命显得格外脆弱。和美华告诉记者,有两个50多岁的工人,平时从作坊里拿小活回家加工。当时,她们刚把一批内衣的订单送到厂里,“就上去送货、聊了一会儿天的工夫,她们听见了下面的响声,但还是没跑下来。”
两个穿吊牌的工人则因为下楼上厕所,躲过一劫。“他们再回去的时候,看到烟往上冒,就开始大声冲上面喊。但是上面很多老人听不到。”
还有一名男子,原本是做维修工作的。事发当天,他代替妻子去作坊干活,烟瘾犯了,下楼抽烟。发现着火后,他往楼上跑,试图救人。但黑烟滚滚,呛得他没法前行,只能顺着楼梯滑下来了,“别人看见他脸上都是黑乎乎的。”和美华说,浓烟刚起来的时候,楼下的人还能听到楼上被困者的喊叫声。但火势迅速蔓延,大家已经无力相救。
21日晚上,对小营村的人来说,是无比揪心的一夜。村民们拍的视频显示,周围道路上停满了消防车、警车,警灯在夜色中闪烁。雨下得大了,大家还是不肯离去,打着伞,站在外围道路上观望救火作业。
在官方通报出来之前,一些村民称,火灾是由“电瓶车漏电”起火造成的。但22日午后,河南媒体报道称,“初步判定,该起事故是因企业人员违规操作,电焊引发火灾。”22日下午,据新华社报道,安阳市应急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据初步掌握的情况,事故原因系一楼仓库内电焊作业时,有棉絮飘过并着火,引燃了车间内堆放的大量布料,浓烟导致二楼部分工人窒息,来不及逃生后遇难。”
直到深夜10点多,很多村民仍在远处观望火势。受访者供图。
据村民透露,事发的厂房有三个内衣作坊,但此次遇难的38人中,大部分都是同一个作坊的工人。“隔壁作坊里的人,都跑下来了,然后逃生了。”目前,大家并不知道遇难者比较集中的这个作坊,为什么逃跑动作滞后,消防逃生通道是否达标。
截至22日下午,许多遇难者家属仍然没有看到亲人的遗体。“现在都还没出来,都在里边。大家都在家里等消息呢。”和美华说。当地政府已经安排每家的亲属采集血样,后续将做DNA比对。
现在的小营村仍然处在一片余悸的氛围里,“学校的微信群都传开了,让家长告诉孩子,不让玩火。”
[责任编辑:于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