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迁队进了梨园,哭天喊地一片
日前,网上流传一段视频: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为了“确保重点项目施工”,县领导带领人大、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的上百名拆迁人员,浩浩荡荡地闯进返乡创业大学生置办的梨园,不由分说就把人抬走了,被拆迁的梨园主哭天喊地,场面十分悲怆!
从视频来看,并非近期发生的事情,估计压着一直没有暴露出来!
二、归根到底还是为了钱
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这场冲突,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
这个梨园也不是一般的梨园,已经成立了平顶山梨花庄园有限公司,公司的股东认为,自己这是经济果园,在青苗补偿标准上应当按照对应的经济林进行补偿。但是县政府认为,这算不上经济林,虽然有不少梨树,但顶多是零星的果树,只能按照果树的数量来补偿,最终给出了18万的补偿费。
要知道,经济林与按棵计算的果树补偿标准是不一样的,而且差异可能达到几十倍,就这片果林来说,差距达到了200万到300万之间!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下,双方都不让步,毕竟这一锤子买卖要是成了,下半辈子的生活都有着落了。所以,当县政府来强征果园时,七大姑八大姨都上阵了,但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个人以及企业的力量显然是单薄的!
三、法治道路任重道远
人们常常羡慕国外的庄园及建筑能够保存百年之久,而唏嘘国内没有如此的传承。其实并不是我们不想流传长久,而是现行的规定不允许流传百年。要知道,在国外如果主人不同意拆迁,或者达不到主人的标准,拆迁是很难完成的,除非是重大的国防或者国家利益。
但反观国内呢?强拆是我们的一项特色,只要“相关部门”决定了的事情,个人或者企业是无力反抗的!
法治的不健全,直接捣毁了契约精神,也带来了公信力的持续下降!
[责任编辑: 于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