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披露一起择校入学诈骗案。涉案人韩某称自己“有关系”,可以帮学生择校入学,以此诈骗60多位家长,共计180余万元“办事费”。案发前,韩某主动退还诈骗款40余万元。
近日,经法院审理,韩某行为构成诈骗罪,判处韩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并责令韩某退赔各被害人损失款140余万元。
声称父母是教师可帮忙择校
开学季到来谎言被揭穿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以办理入学为幌子骗取学生家长的财物。
据悉,韩某声称“我妈是某学校退休教师,我爸是某学校在职教师。学校“领导”与我爸妈关系甚好。你只需要交一些“办事费”,读书的事我帮你落实好。”
不少学生家长信以为真,支付“办理费”寻求韩某帮助。报名时间临近,已支付“办事费”的家长开始催促,多次询问韩某办理进度,韩某无法自圆其说,以各种理由搪塞,将家长召集到学校大门处,声称等待其好消息,但每次又以“领导不在”“先去带孩子做体检”等借口进行推脱。
随着开学季到来,韩某的谎言被彻底揭穿,所谓的择校招生只不过是诈骗分子的手段,通过中间人和自己直接诈骗的手段,共诈骗60余位家长,共计人民币180余万元。案发前韩某主动退还诈骗款40余万元。
韩某行为构成诈骗罪
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近日,韩某一案在涪城区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韩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及自首认罪认罚等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判处被告人韩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责令韩某退赔各被害人损失款140余万元。
法官表示,入学季不仅是孩子们升学的关键期,亦是诈骗分子使用手段行骗的“好时机”,不少犯罪分子抓住部分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试图“弯道超车”,通过“特殊渠道”达到“内部指标”心理,设置重重陷阱,诱其入局。
法官也提示各位家长,孩子入学应通过正规途径,切勿轻信他人提出的走后门、帮助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等承诺,否则,可能耽误孩子正常入学,同时对家庭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责任编辑: 于武栋]